6月4日上午,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學術委員會暨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上海交大學術活動中心舉行。校黨委書記馬德秀出席會議并講話。副校長張文軍、吳旦,我國智能電網領域的著名專家程時杰院士、馬偉民院士、李立浧院士、余貽鑫院士、薛禹勝院士等20余位院士、教授、專家出席會議。會議由國家能源局節能與科技處處長修炳林主持。

馬德秀書記向國家智能電網研發中心學術委員會和產業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馬德秀指出,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明確要求。同時,上海在建設“四個中心”、實現“四個率先”,探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對城市電網的安全運行和高效環保,建設好智能電網,提出了新的緊迫要求。馬德秀說,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作為國家能源局目前唯一的智能電網研發中心,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過程中,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馬德秀表示,上海交大將充分依托自身的綜合性學科優勢、國際化辦學特色和良好的辦學傳統,創新產學研用合作的體制機制,著力在智能電網前沿技術和學科交叉領域進行重點布局,在新能源并網、智能配用電、電力設備智能化、通訊與信息、支撐電動車的電網技術、分布式能源、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等方面進行部署,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建設成國際知名、若干研究方向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智能電網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平臺,為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張文軍副校長宣布了學術委員會名單。新成立的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學術委員會,由國內智能電網界著名的學者組成,涉及電力系統、電力電子、電機、高電壓等多個學科。馬德秀、張文軍、吳旦等向程時杰院士、馬偉民院士、李立呈院士、余貽鑫院士、薛禹勝院士等學術委員會委員頒發證書。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學術委員會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心以集合全國專家之力,發展智能電網為宗旨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吳旦副校長致辭并宣讀了產業聯盟名單。吳旦說,國家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落戶上海交大,是國家能源局對交大的希望和鞭策。希望各方在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以更積極開放的心態、匯聚全國智能電網技術研究的精英,開展與電氣行業的頂尖企業的合作,加快我國智能電網建設。上海交大將積極支持研發中心的建設,不斷完善中心組織架構,大力引進海內外優秀人才,對接國家重大發展需求,加快引領性產業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的研究,探索學校與企業、學校與科研院所的合作新形式,創新智能電網相關設備,不斷增強中心的核心競爭力,為我國的電力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會上,國家能源智能電網(上海)研發中心與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等16家電力行業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通過產業聯盟建立橋梁,使聯盟成員能迅速而充分地了解國家政策和政府意愿,溝通電網企業的需求,獲取最新的技術動向和研究成果,促進研究成果的轉化和市場推廣應用,推進我國智能電網產業的發展。

國家智能電網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蔡旭教授介紹了中心建設情況。會議期間,李立浧院士、程時杰院士、余貽鑫院士和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王益民主任為交大師生作了一系列智能電網熱點問題的報告。學術委員會和產業聯盟成員還參觀了研發中心實驗室,并進行了一系列研討活動。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