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氫能上市企業均已發布2025上半年業績公告,無一例外的是,每一家仍舊處在虧損狀態。
上市氫能企業本就不多,在行業如此嚴峻的形勢之下,各家表現如何?氫能觀察整理各家企業業績公告,一起來對比一下——
億華通
8月14日,億華通(688339/02402)發布盈利預警公告。

圖:盈利預警公告
公告稱,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內,公司營業收入將較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營業收入約1.54億元減少約53%。該變動主要由于市場需求整體下降,導致燃料電池行業規模同比減少,以及因當前流動資金狀況,公司采取了謹慎的擴張營銷戰略,保障資金安全,從而導致報告期間產品銷售量減少。
根據億華通一季度財報,2025年一季度億華通實現收入1053萬元,歸母凈利潤-9301萬元。
國鴻氫能
8月25日,國鴻氫能(09663.HK)發布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入約為人民幣5890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5.7%;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1.8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2%;每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0.36元,較去年同期每股基本虧損人民幣0.41元減少12.2%。

公告表示,收入同比減少的解釋是主要由于(1)事實上氫燃料電池行業仍處于商業化的早期階段,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及行業正經歷從“政策示范驅動型”向“場景商業化驅動型”轉變的適應性調整,短期內市場銷量承壓,對市場推廣及項目落地節奏有所影響;(2)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平均售價下跌。
根據財報,報告期內國鴻氫能的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平均價格為3,304.9元/千瓦,同比下降12.56%,電堆產品平均價格已經達到841.8元/千瓦,同比下降53.22%;燃料電池系統產品毛利由往期2.4%回升至報告期間的約12.6%,電堆毛利由往期47.2%降至報告期間的-29.5%,出現了負毛利。
國富氫能
8月28日,國富氫能(02582.HK)發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集團期內收益達1.09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較去年同期的約1.12億元收窄至8924.8萬元,每股虧損為0.85元。
財報顯示,國富氫能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0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5億元下降19.2%。

公司2025年上半年銷售開支為2005萬元,研發開支為1678萬元,行政開支為6113萬元,期內虧損為8898萬元,上年同期的期內虧損為1.11億元。

國富氫能的收益主要來自銷售其四大類主要產品:車載高壓供氫系統及相關產品;加氫站設備及相關產品;氫氣液化及液氫儲運設備;及水電解制氫設備及相關產品。
車載高壓供氫系統貢獻收入9129.5萬元,同比口徑增加了26.7%。2019年-2025年上半年,國家工信部燃料電池汽車公告共計1248款,其中配套國富氫能車載供氫系統產品的燃料電池汽車便達到500余款,占比超四成。
上半年加氫站設備實現收入1399.3萬元。根據高工氫電產業研究所《中國加氫站數據庫》,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累計建成加氫站527座,國富氫能為其中120余座加氫站提供裝備及配套服務。
水電解制氫設備在上半年貢獻收入366.8萬元,并且以海外業務收入為主,現已向印度客戶交付首批堿性水電解制氫成套設備。

重塑能源(02570.HK)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總收入約為人民幣1.07億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約9.9%。
其中,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銷售收入較2024年同期增加約141.8%,來源于海外地區的收入較2024年同期增加約360.3%;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3.3億元,而過往期間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4.66億元;擁有人應占虧損較過往期間減少約28.7%;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并無宣派任何股息。

收入減少主要由于零部件銷售較2024年同期下降所致。于報告期間,燃料電池系統收入約為人民幣0.768億元,于過往期間約為人民幣0.318億元,增加約141.8%,客戶需求及訂單較2024年同期增長,收入結構有所優化。
永安行
8月27日,永安行(603776)公布2025年半年報,公司營業收入為1.93億元,同比下降21.3%;歸母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780萬元變為虧損6548萬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扣非歸母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3027萬元變為虧損6761萬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經營現金流凈額為3433萬元,同比下降44.7%;EPS(全面攤薄)為-0.2715元。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1億元,同比下降17.1%;歸母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263萬元變為虧損4085萬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扣非歸母凈利潤自去年同期虧損2076萬元變為虧損4166萬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EPS為-0.1694元。
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總資產42.48億元,較上年度末下降3.7%;歸母凈資產為30.36億元,較上年度末下降3.3%。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