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實施細則的通知。
通知指出,結合山東省電力市場化改革和電力運行實際,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工作按照4類模式組織實施,分別為就地就近消納、綠電交易、虛擬電廠、分布式自發自用。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簡稱“一體化項目”)需符合現行法律法規、電力行業相關政策、規范、標準規定,滿足安全、環保等有關要求,嚴禁借一體化項目名義為違規電廠轉正、將公用電廠轉為自備電廠、拉專線、逃避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
各市發展改革(能源)部門負責對照各類模式具體要求,組織摸排轄區內企業需求和意愿,指導企業因地制宜選擇試點模式開展試點工作。今年擬申報試點項目請于3月底前完成報送。
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模式試點項目實施細則(試行)指出:
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模式適用于周邊新能源資源條件較好、對綠電直連有明確要求的出口型企業。重點發展每年不低于2億千瓦時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且新能源電量消納占比不低于整體用電量50%的項目。
一體化項目應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管控平臺,作為整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因負荷停運、故障異常、交易報價等造成棄風棄光,由項目投資主體自行承擔風險,不納入全省棄風棄光電量統計。
一體化項目具備獨立經營主體地位,作為用戶進行市場注冊,一體化項目從公用電網購電電量和上網電量按山東省電力市場規則結算。
綠電交易模式試點項目實施細則(試行)指出:
綠電交易模式適用于周邊新能源資源較差、有較強綠電使用需求的項目。
支持已納入省級年度建設計劃的新能源項目投產后通過綠色電力交易與相應負荷鎖定綠電使用規模。本類項目不要求綠電規模和使用比例,可由多家企業共同建設。
新能源項目全電量參與市場交易,用電項目根據市場用戶類型(批發用戶或零售用戶)參與市場交易,新能源項目和用電項目通過綠色電力交易完成電能量交易和綠證劃轉。一體化項目的電源作為公用機組,負荷作為常規用戶,按照國家和山東省有關政策和市場規則結算電費。
虛擬電廠模式試點項目實施細則(試行)指出:
虛擬電廠模式適用于依托未納入調度管理范圍的分布式電源、用戶側或分布式儲能、可調節負荷等各類資源建設的一體化項目,聚合資源應分別接入公用電網,可在不同區域內,通過聚合為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實現源網荷儲靈活互動,聚合資源由虛擬電廠運營商自主管理。
此類項目由項目主體負責組織實施,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定期將項目運行情況向省能源局報備。
采用虛擬電廠模式實施的一體化項目,以虛擬電廠方式參與市場,并滿足虛擬電廠參與現貨市場的技術要求。發電儲能類機組與負荷類機組應按發電單元和用電單元分開申報、出清、交易、結算,同一時段調節方向不得相反,不可占用系統調峰能力。
自發自用模式試點項目實施細則(試行)指出:
自發自用模式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簡稱“一體化項目”)適用于配電網承載能力不足、分布式新能源可開放容量受限區域。
用電企業通過配建一定規模儲能設施,增加新能源大發時段用電負荷,在本廠區范圍內建設分布式新能源,所發電量原則上全部就地消納。項目實施不應影響電力系統安全運行。
一體化項目原則上不得向大電網反送電,如發生反送情況,反送電量按所在節點現貨實時市場價格結算,納入保障性電量來源。當項目用電負荷安排年度常規檢修時,在具備新能源送出和消納空間的前提下,可臨時申請新能源上網發電,上網時段應由儲能實現發電時段轉移。
全文如下: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