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p型單晶PERC電池產能不到1GW。作為太陽能行業組件的主導技術類型,預計2019年這種電池的產能將超過60GW。
產能的急劇增長也得益于電池效率和組件功率的持續改進。最近幾天,隆基樂葉公布了24.06%的新記錄。
本文討論了過去數年推動p型單晶PERC產能急劇增長以及電池效率提升的因素。此外,本文還探討了未來12-18個月,p型單晶PERC性能是如何繼續成為中國n型新入場者們的基準的。
本文涉及的主題也是即將于2019年3月12日-13日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的PV CellTech 2019大會的議題,許多首席技術官和研發負責人都將在大會上就公司來年的技術路線圖進行演示。
p型單晶PERC的發展
最初,背面鈍化層的使用僅限于極為先進的電池概念,例如異質結和叉指背接觸電池。主流p型電池使用的是常規絲網印刷Al-BSF方法。
然而,研究界廣泛使用的是p型電池鈍化層沉積技術。但此前,這種辦法并未根據設備成本和額外復雜性在電池生產線上進行過合理性驗證。不再使用絲網印刷被視為獲得背面額外收益(例如雙面性)的關鍵,更不用說業內將硅片厚度減至120微米以下的做法了。
2012年,太陽能行業陷入資本支出低迷期(此前業內一直在對p型多晶電池生產線進行強勁投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現有生產線的效率優化和成本降低上。
2012年至2014年期間,正面漿料獲得顯著改進,柵線形成的加速推動了效率提升和資本性支出的最小化。正面電池加工歷經這些改進階段后,業內開始關注背面加工,背面鈍化涂層快速成為主流就是首個例證。
最初,源自歐洲的研究成果進入了馬來西亞(韓華 Q-CELLS)和新加坡(REC Solar)的生產線。但是,最大的變化出現在2016-2017年,此時單晶硅片供應從小眾半導體拉制設備向中國多GW級單晶拉錠廠轉變(幾乎完全取決于隆基公司對中國單晶硅片供應商品化進程的積極推動)。
下圖說明了p型單晶電池生產商對PERC的利用程度。實際上, 2019年,業內逾50%的電池產能都將來自p型單晶PERC。如此迅速的增長軌跡是光伏行業所罕見的。
2019年,p型單晶PERC電池產能增幅將超過60%,這會令該技術成為當年組件出貨量的主要來源。
效率改進
太陽能行業共同致力于取得遠高于20%的電池研發和大規模生產效率水平,同時,此前市場觀察家們認為n型產品一統天下的領域也被突破。這些活動都與電池產能的發展相匹配。
p型單晶PERC電池大規模生產的平均效率已從最初的19%提升至2019年年底的逾21%,而商用試驗生產線或實驗室研發生產線的全尺寸電池效率記錄遠在此水平之上。
實際上,隆基樂葉最近公布的全尺寸p型單晶 PERC電池效率超過了24%,創下了又一項世界記錄。本周早些時候PV-Tech曾進行過報導。
設置n型電池基準
p型單晶PERC電池生產商們繼續擴張產能、提升效率,與此同時,業內也出現了對n型替代產品的投資(尤其是n-PERT和HJT)。
過去, n型新入場者們會與兩家n型先進電池生產商(SunPower和松下)進行基準性能比對。如今,為了證明這些產品存在的意義,p型單晶PERC(和雙面)產品設置了這些n型新入場者們需要匹配的最低限度標準。
這打造了一個奇妙的動態發展階段,2019年3月12日-13日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的PV CellTech 2019大會將充分討論這一議題。包括上述新世界紀錄保持者隆基樂葉在內的p型單晶PERC領軍生產商們將在此次大會上展示最新的生產成果和未來路線圖。
產能的急劇增長也得益于電池效率和組件功率的持續改進。最近幾天,隆基樂葉公布了24.06%的新記錄。

本文討論了過去數年推動p型單晶PERC產能急劇增長以及電池效率提升的因素。此外,本文還探討了未來12-18個月,p型單晶PERC性能是如何繼續成為中國n型新入場者們的基準的。
本文涉及的主題也是即將于2019年3月12日-13日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的PV CellTech 2019大會的議題,許多首席技術官和研發負責人都將在大會上就公司來年的技術路線圖進行演示。
p型單晶PERC的發展
最初,背面鈍化層的使用僅限于極為先進的電池概念,例如異質結和叉指背接觸電池。主流p型電池使用的是常規絲網印刷Al-BSF方法。
然而,研究界廣泛使用的是p型電池鈍化層沉積技術。但此前,這種辦法并未根據設備成本和額外復雜性在電池生產線上進行過合理性驗證。不再使用絲網印刷被視為獲得背面額外收益(例如雙面性)的關鍵,更不用說業內將硅片厚度減至120微米以下的做法了。
2012年,太陽能行業陷入資本支出低迷期(此前業內一直在對p型多晶電池生產線進行強勁投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現有生產線的效率優化和成本降低上。
2012年至2014年期間,正面漿料獲得顯著改進,柵線形成的加速推動了效率提升和資本性支出的最小化。正面電池加工歷經這些改進階段后,業內開始關注背面加工,背面鈍化涂層快速成為主流就是首個例證。
最初,源自歐洲的研究成果進入了馬來西亞(韓華 Q-CELLS)和新加坡(REC Solar)的生產線。但是,最大的變化出現在2016-2017年,此時單晶硅片供應從小眾半導體拉制設備向中國多GW級單晶拉錠廠轉變(幾乎完全取決于隆基公司對中國單晶硅片供應商品化進程的積極推動)。
下圖說明了p型單晶電池生產商對PERC的利用程度。實際上, 2019年,業內逾50%的電池產能都將來自p型單晶PERC。如此迅速的增長軌跡是光伏行業所罕見的。

2019年,p型單晶PERC電池產能增幅將超過60%,這會令該技術成為當年組件出貨量的主要來源。
效率改進
太陽能行業共同致力于取得遠高于20%的電池研發和大規模生產效率水平,同時,此前市場觀察家們認為n型產品一統天下的領域也被突破。這些活動都與電池產能的發展相匹配。
p型單晶PERC電池大規模生產的平均效率已從最初的19%提升至2019年年底的逾21%,而商用試驗生產線或實驗室研發生產線的全尺寸電池效率記錄遠在此水平之上。
實際上,隆基樂葉最近公布的全尺寸p型單晶 PERC電池效率超過了24%,創下了又一項世界記錄。本周早些時候PV-Tech曾進行過報導。
設置n型電池基準
p型單晶PERC電池生產商們繼續擴張產能、提升效率,與此同時,業內也出現了對n型替代產品的投資(尤其是n-PERT和HJT)。
過去, n型新入場者們會與兩家n型先進電池生產商(SunPower和松下)進行基準性能比對。如今,為了證明這些產品存在的意義,p型單晶PERC(和雙面)產品設置了這些n型新入場者們需要匹配的最低限度標準。
這打造了一個奇妙的動態發展階段,2019年3月12日-13日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的PV CellTech 2019大會將充分討論這一議題。包括上述新世界紀錄保持者隆基樂葉在內的p型單晶PERC領軍生產商們將在此次大會上展示最新的生產成果和未來路線圖。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