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土地”遇到“藍色海洋”
———探訪銀川靈武22.8萬千瓦光伏電站
中國電力新聞網見習記者 魯珈瑞
走出銀川機場的那一刻,記者不由得捂住了口鼻———空氣中的煙塵味道難以忍受。接機的司機馬師傅是銀川本地人,看著我們匆忙戴口罩的動作,會心一笑:“沒用的,一天下來,口罩就全黑了。”
資料顯示,寧夏煤炭基地是我國煤炭主采區,全區含煤地層分布面積17000平方公里,占寧夏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僅寧東一地探明地質儲量就約為273億噸,占寧夏煤炭探明總儲量的87%,相當于東北三省煤炭探明儲量的總和。
“千萬不要低估寧夏的煤炭儲量,看地圖就知道,石嘴山到內蒙古烏海有多近。”馬師傅介紹說。
本次行程的目的地是銀川靈武的22.8萬千瓦光伏電站。該項目位于紅柳井田區內,部分地段已形成塌陷帶、地裂縫、空洞等,無法用于農業、工業生產。
一路上,無數的煤礦、煤化工企業和采煤造成的大坑映入眼簾,連道路都被煤煙、煤粉染成了黑色。當地一位記者笑稱,這是西北地區特有的“黑土地”。他表示,直到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后,許多人才意識到還有如此環保的發電方式。
進入電站場區,畫風突變,錯落有致的光伏組件像一群穿著格子衫的少女,在陽光下翩翩起舞。“在‘領跑者’計劃的帶動下,利用采煤沉陷區建光伏電站成了很多地方的選擇。”馬師傅說。
“這個電站用到了771162塊隆基高效單晶PERC組件,179臺陽光、禾望集中式逆變器,2406臺匯流箱,占地7000多畝。”寧夏站總負責人萬偉介紹說,他對電站的感情就像對自家孩子一樣,每個電站的情況都門清,看著它們平穩運行內心就無比充實。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22.8萬千瓦電站所用到的組件并非只有一種型號,而是既有285瓦常規單晶組件,也有300瓦、305瓦高效PERC組件。“一個陣列中只用同一型號組件就可以了,沒必要全部一致。”萬偉的說法也得到了該站兩大供應商 (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的認同。
將車開到坡頂,記者看到了排列整齊的單晶組件,猶如一片深藍色的海洋,滋潤這這片黑色的大地。
“每人每天的伙食標準只有幾十元,連個廚師都沒有,一群大小伙子被逼著學做飯,生活條件艱苦、娛樂設施匱乏,看著都覺得心疼。”萬偉介紹說,這個電站的運維是交給專業第三方公司的,只有13個人,要承擔如此大規模電站的運維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但就是這群20多歲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汗水為電站正常運行提供了保障。楊師傅說,從今年6月28日并網至10月26日,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一億千瓦時,最高時一天發電量高達148萬千瓦時,完全沒有受到周圍煤礦的影響。
當被問及多久清洗一次組件時,楊師傅表示,大型地面電站經常清洗組件是不現實的,數量多、占地廣,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不劃算。他指出,目前電站運維的重點是清理組件下方的雜草,防止對組件形成遮擋。
“今年初我剛到這邊時,電站才剛開工,地面光禿禿的,開車駛過都能帶起一片塵土。現在整個電站圍欄圍起來,就像自然保護區,沒有人為破壞,短短四五個月就長出了草。所以發展光伏不僅不會污染環境,反而能讓生態環境得到明顯修復。”楊師傅說。
無論延川還是靈武,電站負責人都把除草列為每日重點工作,可見光伏系統對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意義。隨著光伏度電成本不斷下降,可再生能源裝機和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人們也將看到更多由光伏項目帶來的生態奇跡。
———探訪銀川靈武22.8萬千瓦光伏電站
中國電力新聞網見習記者 魯珈瑞
走出銀川機場的那一刻,記者不由得捂住了口鼻———空氣中的煙塵味道難以忍受。接機的司機馬師傅是銀川本地人,看著我們匆忙戴口罩的動作,會心一笑:“沒用的,一天下來,口罩就全黑了。”
資料顯示,寧夏煤炭基地是我國煤炭主采區,全區含煤地層分布面積17000平方公里,占寧夏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僅寧東一地探明地質儲量就約為273億噸,占寧夏煤炭探明總儲量的87%,相當于東北三省煤炭探明儲量的總和。
“千萬不要低估寧夏的煤炭儲量,看地圖就知道,石嘴山到內蒙古烏海有多近。”馬師傅介紹說。
本次行程的目的地是銀川靈武的22.8萬千瓦光伏電站。該項目位于紅柳井田區內,部分地段已形成塌陷帶、地裂縫、空洞等,無法用于農業、工業生產。
一路上,無數的煤礦、煤化工企業和采煤造成的大坑映入眼簾,連道路都被煤煙、煤粉染成了黑色。當地一位記者笑稱,這是西北地區特有的“黑土地”。他表示,直到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后,許多人才意識到還有如此環保的發電方式。
進入電站場區,畫風突變,錯落有致的光伏組件像一群穿著格子衫的少女,在陽光下翩翩起舞。“在‘領跑者’計劃的帶動下,利用采煤沉陷區建光伏電站成了很多地方的選擇。”馬師傅說。
“這個電站用到了771162塊隆基高效單晶PERC組件,179臺陽光、禾望集中式逆變器,2406臺匯流箱,占地7000多畝。”寧夏站總負責人萬偉介紹說,他對電站的感情就像對自家孩子一樣,每個電站的情況都門清,看著它們平穩運行內心就無比充實。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22.8萬千瓦電站所用到的組件并非只有一種型號,而是既有285瓦常規單晶組件,也有300瓦、305瓦高效PERC組件。“一個陣列中只用同一型號組件就可以了,沒必要全部一致。”萬偉的說法也得到了該站兩大供應商 (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的認同。
將車開到坡頂,記者看到了排列整齊的單晶組件,猶如一片深藍色的海洋,滋潤這這片黑色的大地。
“每人每天的伙食標準只有幾十元,連個廚師都沒有,一群大小伙子被逼著學做飯,生活條件艱苦、娛樂設施匱乏,看著都覺得心疼。”萬偉介紹說,這個電站的運維是交給專業第三方公司的,只有13個人,要承擔如此大規模電站的運維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但就是這群20多歲的年輕人,用自己的汗水為電站正常運行提供了保障。楊師傅說,從今年6月28日并網至10月26日,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一億千瓦時,最高時一天發電量高達148萬千瓦時,完全沒有受到周圍煤礦的影響。
當被問及多久清洗一次組件時,楊師傅表示,大型地面電站經常清洗組件是不現實的,數量多、占地廣,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不劃算。他指出,目前電站運維的重點是清理組件下方的雜草,防止對組件形成遮擋。
“今年初我剛到這邊時,電站才剛開工,地面光禿禿的,開車駛過都能帶起一片塵土。現在整個電站圍欄圍起來,就像自然保護區,沒有人為破壞,短短四五個月就長出了草。所以發展光伏不僅不會污染環境,反而能讓生態環境得到明顯修復。”楊師傅說。
無論延川還是靈武,電站負責人都把除草列為每日重點工作,可見光伏系統對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意義。隨著光伏度電成本不斷下降,可再生能源裝機和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人們也將看到更多由光伏項目帶來的生態奇跡。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