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淮晨報報道,在即將舉辦的合肥家博會上,合肥知名光伏企業將以“打造中國光伏第一城”的形象精彩亮相。
11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經信委了解到,為了集中展示合肥光伏產業發展階段性成果,家博會期間,將設置1000平方米展區,全面展示陽光電源、中南光電、流明新能源、睿晶科技、微納電工、天合光能、彩虹新能源、大恒能源、晶晨光伏、晶澳太陽能等10家著名光伏企業形象、創新產品,以及合肥市光伏產業發展成就。
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長
合肥市光伏產業近三年持續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其中,陽光電源連續兩年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全球第一。通威合肥基地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今年前8個月,全市光伏產業實現增加值69.9億元,同比增長10%。
近年來,通過招大引強和引導培育,合肥聚集光伏產業鏈企業近百戶,規上企業26戶,從光伏玻璃基板-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發電工程,到匯流箱、光伏檢測儀和光伏支架等配套產品,涵蓋光伏產業生產各領域,形成較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不但如此,合肥光伏發電技術整體研發實力也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全市重點光伏企業現有發明專利451項,實用新型專利1220項,外觀設計專利135項。
陽光電源、通威太陽能、海潤光伏等12家企業參與產學研合作,合作對象包括中科院、四川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
每座家庭電站年收益近3000元
在光伏應用上,合肥也走在第一陣營。
近年來,通過實施分布式光伏、光伏下鄉、光伏地面電站等工程,合肥不斷探索光伏應用新領域、新路徑,推動光伏裝機爆發式增長,裝機容量穩居省會城市之首。“光伏應用第一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光伏發電占合肥能源消費比重穩步提升,能源供應逐步破解過度依賴煤炭難題。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并網各類光伏發電系統超1.2萬個、裝機規模達166萬千瓦,列省會城市之首。其中漁光互補、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等各類地面電站42個、119萬千瓦,屋頂分布式電站240個、47.5萬千瓦,居民家庭電站突破6000戶、美麗鄉村集體電站113座,光伏清潔能源得到廣泛應用。
“今年以來,全市光伏電站新增發電超8.4億千瓦時,約占1-9月份全市全社會總用電量的3.8%。光伏應用產生了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合肥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光伏扶貧”還不斷惠及更多貧困家庭。截至目前,合肥累計并網戶用光伏扶貧電站5649個、貧困村集體電站214個。按全市平均光照條件計算,每座家庭電站年發電3600度,帶來收益約3000元。預計到2020年,全市累計并網扶貧光伏電站達9700個,受益貧困戶約2.6萬戶、貧困村2602個,給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合肥將建設世界級光伏產業集群
“十三五”時期,合肥市將通過鞏固一批、拓展一批、培育一批、引進一批,持續壯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配套。鞏固一批,支持晶澳太陽能、通威太陽能、陽光電源等本地龍頭企業繼續加大技術改造和產品研發力度,積極推進15個光伏重大項目調度和服務工作,繼續保持國內乃至全球領先地位。拓展一批,爭取海潤光伏、三星SDI、樂葉光伏、天合光能等國內外重點光伏企業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加大在肥投資力度,擴大企業規模。培育一批,積極鼓勵中南光電、大恒能源、睿晶科技、晶晨光伏、微納電工等一批本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引進一批,主動吸引國內外電池片、組件、逆變器、薄膜發電重點企業,更多考慮引進硅圓制作和硅片切割等上游企業和EVA背板配套企業,布局光熱發電產品、光伏核心裝備制造等企業,建設世界級光伏產業集群。
在光伏應用方面,將以分布式光伏應用為重點,著眼存量和新建屋頂,按照《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推進分布式光伏應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合政辦秘﹝2017﹞128號),抓緊公共機構光伏應用和“進園入企”工作,開創光伏推廣應用合肥新模式。
11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經信委了解到,為了集中展示合肥光伏產業發展階段性成果,家博會期間,將設置1000平方米展區,全面展示陽光電源、中南光電、流明新能源、睿晶科技、微納電工、天合光能、彩虹新能源、大恒能源、晶晨光伏、晶澳太陽能等10家著名光伏企業形象、創新產品,以及合肥市光伏產業發展成就。
連續三年保持20%以上增長
合肥市光伏產業近三年持續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其中,陽光電源連續兩年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全球第一。通威合肥基地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今年前8個月,全市光伏產業實現增加值69.9億元,同比增長10%。
近年來,通過招大引強和引導培育,合肥聚集光伏產業鏈企業近百戶,規上企業26戶,從光伏玻璃基板-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發電工程,到匯流箱、光伏檢測儀和光伏支架等配套產品,涵蓋光伏產業生產各領域,形成較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不但如此,合肥光伏發電技術整體研發實力也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全市重點光伏企業現有發明專利451項,實用新型專利1220項,外觀設計專利135項。
陽光電源、通威太陽能、海潤光伏等12家企業參與產學研合作,合作對象包括中科院、四川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
每座家庭電站年收益近3000元
在光伏應用上,合肥也走在第一陣營。
近年來,通過實施分布式光伏、光伏下鄉、光伏地面電站等工程,合肥不斷探索光伏應用新領域、新路徑,推動光伏裝機爆發式增長,裝機容量穩居省會城市之首。“光伏應用第一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光伏發電占合肥能源消費比重穩步提升,能源供應逐步破解過度依賴煤炭難題。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并網各類光伏發電系統超1.2萬個、裝機規模達166萬千瓦,列省會城市之首。其中漁光互補、農光互補、林光互補等各類地面電站42個、119萬千瓦,屋頂分布式電站240個、47.5萬千瓦,居民家庭電站突破6000戶、美麗鄉村集體電站113座,光伏清潔能源得到廣泛應用。
“今年以來,全市光伏電站新增發電超8.4億千瓦時,約占1-9月份全市全社會總用電量的3.8%。光伏應用產生了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合肥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
“光伏扶貧”還不斷惠及更多貧困家庭。截至目前,合肥累計并網戶用光伏扶貧電站5649個、貧困村集體電站214個。按全市平均光照條件計算,每座家庭電站年發電3600度,帶來收益約3000元。預計到2020年,全市累計并網扶貧光伏電站達9700個,受益貧困戶約2.6萬戶、貧困村2602個,給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合肥將建設世界級光伏產業集群
“十三五”時期,合肥市將通過鞏固一批、拓展一批、培育一批、引進一批,持續壯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配套。鞏固一批,支持晶澳太陽能、通威太陽能、陽光電源等本地龍頭企業繼續加大技術改造和產品研發力度,積極推進15個光伏重大項目調度和服務工作,繼續保持國內乃至全球領先地位。拓展一批,爭取海潤光伏、三星SDI、樂葉光伏、天合光能等國內外重點光伏企業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加大在肥投資力度,擴大企業規模。培育一批,積極鼓勵中南光電、大恒能源、睿晶科技、晶晨光伏、微納電工等一批本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引進一批,主動吸引國內外電池片、組件、逆變器、薄膜發電重點企業,更多考慮引進硅圓制作和硅片切割等上游企業和EVA背板配套企業,布局光熱發電產品、光伏核心裝備制造等企業,建設世界級光伏產業集群。
在光伏應用方面,將以分布式光伏應用為重點,著眼存量和新建屋頂,按照《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推進分布式光伏應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合政辦秘﹝2017﹞128號),抓緊公共機構光伏應用和“進園入企”工作,開創光伏推廣應用合肥新模式。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