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安徽六安市生態環境局發布《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
該項目由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建,建設地點位于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杭埠園區。項目新建生產廠房及配套設施,建筑面積約125000㎡,將購置自動化破碎分選機、MVR蒸發結晶裝置等智能化設備,基于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及軟件,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黑粉濕法全資源化回收、磷酸鐵鋰電池精準分離等先進技術,搭建退役鋰電池循環利用及材料再制造綠色化智能化產線;項目建成后,實現年處理5萬噸退役鋰電池處理能力。
原公告如下:
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前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有關規定,經審查,我局擬對《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審批的嚴肅性、公正性及公眾知情權,現將該項目環評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公示發布后五個工作日,如有意見,請于公示期內將書面意見反饋至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科。
聯系電話:0564-5158105 地址:六安市佛子嶺路與梅山南路交叉口市政務服務中心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要求聽證。
一、項目名稱: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項目
二、建設單位: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三、建設地點: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杭埠園區,北側隔石蘭路為安徽勝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西側現狀為空地,南側隔海棠路為安徽飛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益農化工有限公司,東側隔唐王大道為安徽鴻人幕墻科技有限公司
四、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新建生產廠房及配套設施,建筑面積約125000m2,購置自動化破碎分選機、MVR蒸發結晶裝置等智能化設備,基于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及軟件,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黑粉濕法全資源化回收、磷酸鐵鋰電池精準分離等先進技術,搭建退役鋰電池循環利用及材料再制造綠色化智能化產線;項目建成后,實現年處理5萬噸退役鋰電池處理能力。
五、產業政策符合性、規劃符合性
(一)產業政策符合性
對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版),本項目屬于鼓勵類中的“四十三、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中“廢舊電池的循環再利用技術、設備開發及應用”。
(二)規劃符合性
項目位于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杭埠園區,符合《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1-2035年)》及《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1-2035年)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審查意見的要求。
六、生產工藝及產污環節
(一)工藝流程
1、梯次利用生產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簡述:
以退役動力鋰電池為原料,開始進行拆解分類,將拆解下來的報廢電芯進行資源化回收利用,未報廢電芯進行梯次利用,梯次利用主要工藝包括測電壓、分容、老化、配組、焊接、測試、組裝等工段。
2、報廢電芯資源化回收利用生產工藝流程:
(1)預處理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簡述:
資源化回收利用生產過程是將報廢電芯通過皮帶輸送機進入粗破碎系統,破碎至 5-10mm 左右大小。再通過皮帶輸送系統送入熱解系統進行熱解處理,熱解后的物料再經過篩分分選、剝離分選、銅綠分離工段,將電池外殼、電池黑粉、銅粉、鋁粉分離開來。
(2)資源化回收利用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簡述:
預處理后的電池黑粉再經過一次酸浸、二次酸浸工段,通過氧化反應破壞磷酸鐵鋰結構,使Li以硫酸鋰溶出,P和Fe以磷酸鐵形式沉淀產出。浸出料漿通過壓濾機進行固液分離,濾液主要成分為硫酸鋰,濾餅即為浸出渣,主要成分是磷酸鐵與石墨粉。
濾液經過除雜、MVR濃縮、沉鋰、干燥、粉碎、除磁、包裝等工段得到碳酸鋰以及副產品硫酸鈉。
濾餅經過三次酸浸、四次酸浸工段,分離出石墨渣,再通過除雜、氧化、老化、MVR濃縮、燒結、干燥、粉碎、除磁、包裝等工段得到硫酸鐵以及副產品硫酸銨。
七、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營運期環境保護措施
1、大氣環境:梯次利用焊接工序:在產塵口處設置移動式焊煙凈化器對焊接煙塵進行處理后在車間內無組織排放。帶電破碎、熱解廢氣:經管道收集后由“TO爐焚燒+急冷+SNCR/SCR聯合脫硝+干式反應裝置+布袋除塵+堿噴淋”處理后通過25m高排氣筒排放,項目有2套破碎設備+熱解爐,廢氣經各自處理設施處理后分別由兩根排氣筒排放(DA001、DA002);篩分分選、剝離分選、銅鋁分離廢氣:經收集后由“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25m高排氣筒排放,項目有2套篩分分選、剝離分選、銅鋁分離設施,廢氣經各自處理設施處理后分別由兩根排氣筒排放(DA003、DA004);一次、二次酸浸廢氣:經管道收集后由“二級堿噴淋塔”處理后通過1根25m高排氣筒排放(DA005);三次、四次酸浸廢氣:經管道收集后由“二級堿噴淋塔”處理后通過1根25m高排氣筒排放(DA006);磷酸鐵生產工段干燥、粉碎篩分、除磁包裝廢氣:經管道收集后由“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根25m高排氣筒排放(DA007);磷酸鐵生產工段燒結廢氣:經低氮燃燒器處理后由1根25m高排氣筒排放(DA008);碳酸鋰生產工段干燥、粉碎篩分、除磁包裝廢氣:經管道收集后由“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1根25m高排氣筒排放(DA009);罐區廢氣:管道收集后“噴淋塔”處理后由1根25m高排氣筒排放(DA010);天然氣燃燒廢氣:項目設置2臺10t/h的鍋爐,燃燒廢氣經各自低氮燃燒器處理后由2根25m高排氣筒排放(DA011、DA012)。
2、地表水環境:噴淋廢水、地面清洗廢水、樹脂交換廢水經收集后排入自建綜合污水處理站(綜合污水處理站工藝:“pH調節+混凝沉淀+砂濾”)處理后回用于生產;冷卻循環系統廢水、純水制備濃水、鍋爐廢水與經隔油池、化糞池處理后的生活污水一起經園區污水管網排入杭埠鎮污水處理廠處理。
3、聲環境:通過設備減振基座、隔聲等措施,減少項目在運營時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4、地下水環境:項目進行分區防滲。
5、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處理,鐵鋁渣、銅鋁渣等按照一般固廢進行管理和處理。廢油桶、廢潤滑油、含油抹布手套、廢離子交換樹脂屬于危險廢物,委托具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處置。
八、環境防護距離
結合大氣防護距離以及風險防范距離設置要求,最終本項目環境防護距離為以廠界外擴200m(距離四至廠界各200m)。經現場勘測,防護距離范圍內無居民區、學校、醫院等空氣敏感點。
九、環境風險
本項目于廠區西側新建一座750m3事故應急池;罐區周圍設置圍堰。
十、總量指標
項目廢水接管至杭埠鎮污水處理廠,總量指標納入污水處理廠總量指標內,不單獨申請總量;項目擬申請總量控制指標為煙(粉)塵:3.185t/a;SO2:1.917t/a;NOx:1.544t/a、VOCs:6.25t/a。其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根據《安徽省關于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工作的意見》《安徽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的要求通過排放權交易獲得。
十一、環評總體結論
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項目符合國家及地方產業政策要求,符合《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1-2035年)》及《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1-2035年)環境影響報告書》及其審查意見的要求;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并落實應急預案,環境風險可防控;建設單位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開展了公眾參與調查,公示期間未收到反饋意見。項目實施后,通過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各類廢氣、廢水、噪聲可以做到穩定達標排放,不會降低評價區域大氣、地表水和聲環境質量原有功能級別。評價認為,從環境影響角度分析,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