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寧夏中環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慧工廠項目在銀川正式啟動。該項目總投資額約120億元,預計3月中下旬正式開工建設,2021年年底前開始投產,2022年底全部投產,將新增50GW以上G12產能。
項目建成后,中環單晶總產能將達到135GW以上。中環認為,項目建成后將發揮新能源材料行業競爭中的規模優勢、成本優勢,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鞏固其在新能源材料產業的競爭力。
受此利好消息,3月18日,中環股份漲停,當日報收30.02元,成交額42.39億元。
突然發力的中環
2019年8月16日,中環股份G12“夸父”系列產品,而后其相關工作中心皆圍繞210硅片展開。彼時相關數據顯示:相比M2硅片表面積提升了80.5%。G12電池片成本較M2降低25.56%,組件成本降低16.8%。在電站建設環節比M6節約12%的BOS成本,相應的LCOE降低4.1%。同樣144半片組件,電池按22.25%計算,G12 P型PERC60片半片組件較M2 72片半片組件功率高出200W,組件轉換效率高0.91%,達到20%以上,疊加高效電池,功率可突破610W,步入6.0時代。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完善,現今G12組件600W+已經不足為奇。為越來越多企業和項目方所認可。
業內認為,中環憑借半導體方面的技術積累,其在硅片技術方面擁有著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優勢。
2020年8月17日, TCL科技“入主”中環后,雙方首次“合體”對外發聲并進行簽約。TCL董事長李東生現場表示看好 中環股份的競爭力所在光伏產業的發展優勢。TCL科技副總裁,集團董秘廖騫表示:未來TCL將投入超過60億元,助力中環發展,包括高效疊瓦組件、G12大尺寸硅片、第三代半導體等產業的研發與產能擴張。
外界認為在技術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中環股份將會有更多的動作。
但是中環動作并不多。
2021年2月1日晚,中環公告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共同在銀川市投資建設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達成合作事宜,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項目投資協議書》。這也是繼2019年中環在內蒙古投入92億啟動的第五期項目后,又一次大手筆投資。該項目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硅片項目投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從項目調研到合作落地,歷時僅兩個月,決策效率與執行效率明顯提升。
按照公開資料計算,單就G12來說,當寧夏項目達產后,五期+六期,中環G12的產能將不少于100GW。
中環擴產正當時?
對于中環在銀川的擴產,有其評論是擴產正當時。原因是210市場發展迅猛, 2021年210大尺寸硅片迭代速度將超乎預期。
相關數據顯示:210電池端,隨著通威、愛旭、天合等擴產規劃的披露,預計2021年210電池產能超80GW;210組件端,以天合、東方日升為主的210組件產能有望超65GW,其中兩者總產能便接近50GW。
市場對210硅片的需求強勁。
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1年,210和182的產品可能會占據半壁江山,原本的158.75主力產品占比可能就會降低到5%左右。同樣看好210產品的發展前景。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版),其預計2021年210硅片市占率25%左右,2023年將達45%以上。按照2021全球光伏150-170GW的裝機量計算,2021年210硅片需求在38GW-44GW。
中環半導體新能源晶體部副總經理王林表示,相關預測顯示到2025年G12硅片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50%以上,中環認為這個比率很有可能在2023年提前達到。
中環預測到2025年,全球年新增裝機量將達到368GW。按照一般的產業鏈供需關系的系數來計算,硅片的需求量將達到接近500GW,其中80%將是210的硅片。
對于中環現今的市場環境,中環股份相關人士表示,近期在光伏板塊大多不景氣的情況下,中環能夠逆勢上漲已經能說明人們對中環的信心。現今中環硅片保持較好的銷售,除了環晟使用少數之外,與下游企業保持著良好合作。
對于210硅片市場中環占據的絕對優勢,有人將其原因歸結到中環對尺寸進行了創新,率先推出了210,進而搶得先機。然而坊間也存在著210硅片只是尺寸的改變,并非技術的創新。
2月23日,中環股份發布《技術創新和產品規格創新降低硅料成本倡議書》。在硅料持續走高,業內人士預判甚至可以沖擊130000元/噸的高點,中環以期通過減薄硅片厚度緩解下游電池、組件客戶的成本壓力,繼續助力光伏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隨之中環亦對160μm硅片進行報價。
對于中環該倡議,業內雖同樣存在多種爭論,但近年來,大尺寸和薄片化的確成為光伏硅片降本的兩大主要技術方向。
對于創新,沈浩平認為需要協同創新和聯合創新,創新必須要開放,不能試圖密室研究,鍛造屠龍刀。如果忘記了服務于資本、服務于競爭、服務于客戶,忘了天下無龍可屠,屠龍刀并無用處。
項目建成后,中環單晶總產能將達到135GW以上。中環認為,項目建成后將發揮新能源材料行業競爭中的規模優勢、成本優勢,提升全球市場占有率,鞏固其在新能源材料產業的競爭力。
受此利好消息,3月18日,中環股份漲停,當日報收30.02元,成交額42.39億元。
突然發力的中環
2019年8月16日,中環股份G12“夸父”系列產品,而后其相關工作中心皆圍繞210硅片展開。彼時相關數據顯示:相比M2硅片表面積提升了80.5%。G12電池片成本較M2降低25.56%,組件成本降低16.8%。在電站建設環節比M6節約12%的BOS成本,相應的LCOE降低4.1%。同樣144半片組件,電池按22.25%計算,G12 P型PERC60片半片組件較M2 72片半片組件功率高出200W,組件轉換效率高0.91%,達到20%以上,疊加高效電池,功率可突破610W,步入6.0時代。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完善,現今G12組件600W+已經不足為奇。為越來越多企業和項目方所認可。
業內認為,中環憑借半導體方面的技術積累,其在硅片技術方面擁有著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優勢。
2020年8月17日, TCL科技“入主”中環后,雙方首次“合體”對外發聲并進行簽約。TCL董事長李東生現場表示看好 中環股份的競爭力所在光伏產業的發展優勢。TCL科技副總裁,集團董秘廖騫表示:未來TCL將投入超過60億元,助力中環發展,包括高效疊瓦組件、G12大尺寸硅片、第三代半導體等產業的研發與產能擴張。
外界認為在技術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中環股份將會有更多的動作。
但是中環動作并不多。
2021年2月1日晚,中環公告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共同在銀川市投資建設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達成合作事宜,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項目投資協議書》。這也是繼2019年中環在內蒙古投入92億啟動的第五期項目后,又一次大手筆投資。該項目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硅片項目投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資料顯示,該項目從項目調研到合作落地,歷時僅兩個月,決策效率與執行效率明顯提升。
按照公開資料計算,單就G12來說,當寧夏項目達產后,五期+六期,中環G12的產能將不少于100GW。
中環擴產正當時?
對于中環在銀川的擴產,有其評論是擴產正當時。原因是210市場發展迅猛, 2021年210大尺寸硅片迭代速度將超乎預期。
相關數據顯示:210電池端,隨著通威、愛旭、天合等擴產規劃的披露,預計2021年210電池產能超80GW;210組件端,以天合、東方日升為主的210組件產能有望超65GW,其中兩者總產能便接近50GW。
市場對210硅片的需求強勁。
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2021年,210和182的產品可能會占據半壁江山,原本的158.75主力產品占比可能就會降低到5%左右。同樣看好210產品的發展前景。
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版),其預計2021年210硅片市占率25%左右,2023年將達45%以上。按照2021全球光伏150-170GW的裝機量計算,2021年210硅片需求在38GW-44GW。
中環半導體新能源晶體部副總經理王林表示,相關預測顯示到2025年G12硅片的市場占有率將達到50%以上,中環認為這個比率很有可能在2023年提前達到。
中環預測到2025年,全球年新增裝機量將達到368GW。按照一般的產業鏈供需關系的系數來計算,硅片的需求量將達到接近500GW,其中80%將是210的硅片。
對于中環現今的市場環境,中環股份相關人士表示,近期在光伏板塊大多不景氣的情況下,中環能夠逆勢上漲已經能說明人們對中環的信心。現今中環硅片保持較好的銷售,除了環晟使用少數之外,與下游企業保持著良好合作。
對于210硅片市場中環占據的絕對優勢,有人將其原因歸結到中環對尺寸進行了創新,率先推出了210,進而搶得先機。然而坊間也存在著210硅片只是尺寸的改變,并非技術的創新。
2月23日,中環股份發布《技術創新和產品規格創新降低硅料成本倡議書》。在硅料持續走高,業內人士預判甚至可以沖擊130000元/噸的高點,中環以期通過減薄硅片厚度緩解下游電池、組件客戶的成本壓力,繼續助力光伏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隨之中環亦對160μm硅片進行報價。
對于中環該倡議,業內雖同樣存在多種爭論,但近年來,大尺寸和薄片化的確成為光伏硅片降本的兩大主要技術方向。
對于創新,沈浩平認為需要協同創新和聯合創新,創新必須要開放,不能試圖密室研究,鍛造屠龍刀。如果忘記了服務于資本、服務于競爭、服務于客戶,忘了天下無龍可屠,屠龍刀并無用處。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