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價格戰,幾乎已經成為儲能行業現階段的代名詞,行業人士形容,還沒見利,就已經虧損,這個被稱為萬億藍海市場的儲能到底怎么了?
2024年,儲能價格到底是上升還是持續走低,會降到0.35元/Wh,還是看漲不看跌?
儲能火得“一塌糊涂”
2023年,儲能行業很火,資本多、跨界多、話題多,但是不管究竟如何,的確是很火的。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創新高,截至三季度末,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同比增長超920%。
據CNESA統計,2023年1-11月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為15.1 GW/32.9 GWh。其中,11月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2.7 GW/7.2 GWh,環比提升237%/350%,功率和能量規模均創2023年下半年以來新高。
同時,CNESA預測2023年新型儲能新增裝機將達到15-20 GW,超過去十年的總和,累計裝機規模23-31 GW。
高工產研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儲能電池相關擴產項目達26個,投資額超3000億元,產能達到820GWh。2023年1-8月,100多家儲能相關企業推出項目規劃,計劃投資金額超5700億元,儲能電池及系統集成項目規劃建設產能超1.5TWh。
數據顯示,我國儲能系統集成商現有產能232GWh,規劃總產能超845GWh。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國內儲能賽道119家初創企業完成融資,合計142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超230億元(43起融資事件未披露融資金額),其中超過億元以上的融資有47起,占比超3成。
亦有媒體統計,2023年儲能行業共有100起融資事件,總融資額超230億元,億元融資占42%。
世紀儲能不完全統計,在2023年,截止到10月末,便有32家企業跨界儲能,其中涉獵諸如環保、地產、石油、電子、食品、酒業、涂料、陶瓷、家電等。2022年僅A股上市公司跨界儲能賽道便超過20家,涵蓋教育、互聯網、家電、食品等行業,不乏通用汽車、小米、碧桂園、美的等名企。
企查查信息顯示,近一年內成立的含有“儲能”字樣的公司達70600家,含“新型儲能”字樣的公司則達7570家。
儲能之火可見一斑。
價格降得“一塌糊涂”
儲能行業的火超過了行業的估計,與之伴隨而來的便是產能過剩、價格戰。
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鋰電儲能產能規劃接近360GWh,而前十個月國內企業儲能電池在全球的出貨量為163GWh;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在50%左右。
在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的情況下,為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各企業無疑要在大型招標項目中下功夫,所以從十一月開始的多個項目中持續出現更低的價格,
中核匯能5GW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招標,價格區間為0.638元/Wh-0.8514元/Wh;國家電投4.2GWh磷酸鐵鋰儲能系統招標,價格區間為0.704元/Wh-1.128元/Wh;廣東省能源集團新疆有限公司2023年225MW/900MWh儲能系統設備采購,中車株洲所投標單價0.638元/Wh,為第一中標候選人;國能青海海南塔拉儲能電站項目205MW/820MWh集中式儲能系統采購項目開標,價格區間為0.613-0.751元/Wh。
雖然中核匯能的招標中最低價格均未能中標,但是不得不說低價競標已經拉開序幕,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已經成為現實。
媒體數據顯示:11月份磷酸鐵鋰儲能系統中標均價(以2小時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不含用戶側應用為例)為0.80元/Wh,與年初相比下降47%;4小時儲能系統中標均價0.736元/Wh;EPC中標均價為1.415元/Wh,較年初下降14%。數據顯示,2023年儲能招標量同比增長100%,然而價格卻從年初至今已接近腰斬。
對于0.638元/Wh的價格,某企業表示已經接近成本價,據世紀儲能了解,在個別招標項目中,個別企業更是投出了0.5元/Wh左右的價格,已經是虧本投標。2023年初,儲能系統價格在1.10-1.20元/Wh。
對于該種情況的出現,某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伴隨著競爭的加劇,低價競爭成為必然,虧本搶市場現在在行業中并不奇怪。對于低價投標,亦有儲能企業表示,近期降不參與低價競爭。
對于持續出現低價,行業人士擔憂,為了降低虧損程度,個別企業的產品或者在質量上“下功夫”。媒體報道,前期投運的一些功率型儲能項目,宣稱10年預期壽命,實際運行壽命不足3年就大面積退役。投運的能量型儲能項目,承諾壽命20年,目前實際運行僅3-5年就出現各種問題,且年循環次數大部分不到設計值的一半。
“此種情況一旦成為必然,對整個行業可能造成致命性的打擊,后期再想挽回口碑則是難上加難。”一儲能公司負責人對世紀儲能表示。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在現今情況下,讓所有企業理性競爭,保持價格的合理性并不現實,低價競爭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可能仍將繼續。
價格將持續走低?
2024年價格將持續走低,現今成為部分行業人士的共識。日前,某企業工作人員對世紀儲能表示,2024年電芯的價格或者可能來到0.35元/Wh的水準。
但亦有不同觀點,某世紀儲能讀者表示,對于儲能的價格其看漲不看跌,即未來儲能價格將會提升,因為儲能的發展空間夠大,足以消化掉現有的儲能產能,甚至產能仍有缺口。
對價格仍保持樂觀的某企業人士則表示,儲能空間巨大,在現今產品品質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將更為考驗企業的銷售能力。營銷做的好的企業將會獲得更好的市場份額。
有企業表示,現今雖然有裝機容量,但是個別環節依舊存在推動不力,甚至設卡的現象,項目很難往下推,此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裝機量的提升。如果各環節能夠全力推動,裝機量或將進一步獲得發展。
對于現今低價競爭的現象,行業呼吁回歸到技術競爭和質量競爭上。上述負責人表示,現今儲能行業仍然面臨著政策不完善、盈利方式不明晰等問題,儲能行業要更好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