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10號公布中國產光伏產品反傾銷和反補貼的雙反調查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這基本為美國針對此類產品征收“雙反”關稅掃清了道路。本網連線環球資訊駐美國記者韓曙。
主持人:韓曙你好,首先請介紹一下商務部當天的最終裁決結果?
記者:美國商務部當天最終裁定,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的生產商或出口商在美國銷售此類產品時存在傾銷行為,傾銷幅度為18.32%至250%不等。同時,還裁定中國輸美的這類產品接受了14.78%至15.97%不等的補貼。
除美國商務部外,此案還需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終裁。根據目前日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定于今年11月23號左右作出終裁。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也作出肯定性終裁,美國商務部將要求海關對相關產品征收“雙反”關稅。
與此同時,多家媒體在報道這一美國商務部的終裁結果時,都提到了歐盟目前正在進行的對中國產光伏產品的調查。盡管沒有明確表示,但媒體紛紛表示,發起美國方面雙反調查的正是一家德國光伏公司在美國的子公司,暗示美國的裁決結果將可能給歐盟的裁決帶來影響。
主持人:這是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發起的又一項貿易救濟行動,此前美國方面連續對中國產品發起“雙反”調查,而針對光伏產品的貿易爭端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美國為什么這么關注中國輸美的光伏產品呢?
記者:首先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快速崛起,龐大的產量和低廉的價格造成了美國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進口依賴,2011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光伏產品31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一倍多,同時,中國光伏產業鏈的逐步延伸及其在技術上的突破,也在挑戰著美國光伏裝備技術的壟斷地位。眼看著替代能源的發展重心正在向中國轉移,美國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
另外,美國近年來經濟復蘇步履蹣跚,失業率高漲,部分人將理由歸結到對華貿易不平衡上,認為中國“沒有按照貿易規則辦事”,因此要求美國政府采取強硬姿態,貿易保護主義的陰影揮之不去。時值大選,為了迎合這種聲音,美國政府近來已經多次對中國發起“雙反”調 查或是在世貿組織發起貿易訴訟,這已經成為美國政府的一種策略。
不過,有評論指出,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的態度對幫助美國經濟復蘇于事無補。美國前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勞倫斯·薩默斯曾指出,經濟復蘇的關鍵在于提升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在這一點上,各公司應致力于創新和削減成本,避免讓決策者和企業本身卷入耗時費力的爭論。他舉例說,空客和波音長達6年多的反補貼訴訟也不能決定波音未來的發展,波音公司是否成功將更多地取決于技術革新和提高效率。與其花時間和精力來發起貿易訴訟,不如多思考自身如何完善。
主持人:發展清潔能源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之后制定的一個戰略,中美之間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一直也比較順暢。在美國針對中國光伏產業開刀之后,會對美國的清潔能源戰略有什么影響嗎?
記者:的確,在美國對中國產太陽能電池板征收懲罰性關稅之后,不僅將影響到中國的太陽能產業,還將給美國企業帶來影響。許多美國光伏產品企業強烈反對這一結果。北美地區最大的太陽能服務供應商、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sun edison公司對此反應強烈。上周,該公司副總裁凱文?拉皮杜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在光伏產業方面與中國打貿易戰不符合美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利益。他表示,在對中國產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關稅之后,將提高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的成本,這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可能會因此流失就業崗位,“只會導致貿易戰的結果”。
而美國知名財經媒體彭博新聞社則報道說,奧巴馬政府對華貿易政策態度轉向強硬和發展清潔能源的政策眼下在兩國“光伏戰”中出現了矛盾,如何取舍成為對奧巴馬政府的考驗。同時,報道還擔心,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懲罰性關稅會引起中方的強烈反彈,惡化當前比較緊張的中美貿易關系。還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對光伏企業開刀之后,美國政府還將矛頭對準了中國出口的風能產品等新能源產業,分析稱,在新能源產業開打貿易戰,將不利于美國發展清潔能源、尋求能源獨立自主的政策。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