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內蒙古庫布其沙漠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全面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988億元,規劃建設光伏800萬千瓦、風電400萬千瓦,配套支撐性煤電400萬千瓦、新型儲能500萬千瓦時。

與此同時,基地配套建設“內蒙古鄂爾多斯至河北滄州”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線路設計全長699公里,電壓等級±800千伏。基地計劃2027年底前建成投運,投運后每年可為以京津冀為中心的華北電網輸送電量約360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量占比60%,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約64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萬噸。
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修編后的《“三北”工程總體規劃》,指導各地區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推動“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

《規劃》明確,工程建設范圍涉及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765個縣(市、區、旗)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屬13個師市,分為東部丘陵平原區、北部風沙區、黃土高原區、西北荒漠區等4個屏障建設一級區和30個二級區。其中,在北部風沙區和西北荒漠區,積極推行光伏治沙,詳情見下:
北部風沙區。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陜西、寧夏8個省(自治區)162個縣,涉及呼倫貝爾、科爾沁、渾善達克、毛烏素等沙地,庫布齊、烏蘭布和沙漠,陰山北麓等地,分為10個二級區。該區是我國沙塵傳輸的主要通道,主要面臨風沙危害嚴重、局部草原退化沙化鹽漬化、防護林衰退、濕地萎縮、珍稀物種棲息地受損等問題。
主攻方向:打好防沙治沙標志性戰役,加強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鄂爾多斯沙地治理和壩上、陰山北麓、賀蘭山生態治理,構建防沙治沙體系。加強草原保護和退化草原修復,開展水土流失防治,強化土地鹽漬化治理,推進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等重要濕地保護。積極推行光伏治沙,大力發展特色林果、優質牧草和生物質能源。
西北荒漠區。包括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4個省(自治區)137個縣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3個師市,涉及祁連山、阿爾泰山、天山和塔克拉瑪干、巴丹吉林、古爾班通古特、騰格里、庫姆塔格等沙漠,分為9個二級區。該區主要面臨流動沙丘和風沙危害嚴重、鎖邊林草帶和林網缺損、冰川萎縮、水資源矛盾等問題。
主攻方向:打好沙漠邊緣阻擊戰,加強河西走廊沙化治理與綠廊建設,開展柴達木盆地、環塔里木、環準噶爾荒漠化治理,持續推進祁連山、天山、阿爾泰山、昆侖山生態治理。強化天然植被封禁保護,加快鎖邊林草帶建設和林網改造,加強農牧交錯帶綜合治理,推進重要河湖濕地和冰川保護,強化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科學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積極推行光伏治沙,有序發展特色林果、優質牧草及沙產業。
光伏治沙
光伏治沙,作為我國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將發展光伏和沙漠治理、節水農業相結合,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地表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地表風速,從而減緩沙土流失,為光伏板下的植被創造了更有利的生長環境。更重要的是,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而這些水資源完全可以被再次利用,用于灌溉板下的農作物,既節約用水,又能實現資源循環。在作物生長起來后,又可以就地生產飼料,形成“光伏+農業+養殖”的完美循環。
光伏治沙項目密集開工、并網
近一個月以來,關于光伏治沙項目的消息密集傳來。
8月1日,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5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位于新疆庫車市,項目業務包含光伏治沙、工程固沙及配套儲能設施,該項目裝機容量為50萬千瓦。項目主辦單位為阿克蘇悅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由中建六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中鐵建工集團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承建,建設單位為中機第一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8月13日,從石瑪兵地融合5GW光伏防沙治沙項目傳來好消息,該項目一期1.72GW光伏成功并入石河子電網,這標志著新疆首個兵地融合光伏防沙治沙項目又邁出堅實一步。石瑪兵地融合5GW光伏防沙治沙項目是師市與瑪納斯縣協同推進的兵地融合示范工程。該項目一期3GW項目于2024年4月開工建設。去年底,項目一期已有0.3GW光伏完成建設并實現并網發電。截至目前,項目一期已有2.02GW光伏成功并網發電。

8月20日,由中鐵二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新疆和田民豐100萬千瓦光伏治沙工程首根樁基成功澆筑完成,標志著這項南疆生態治理與綠色發展標志性工程正式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作為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的重要戰場,該工程坐落于民豐縣境內的沙漠南緣,總占地面積達1460萬余平方米(約21911畝),交流側裝機容量1000兆瓦,直流側裝機容量1103.87兆瓦。
8月31日,中節能太陽能達拉特旗50萬千瓦防沙治沙光伏一體化項目成功實現并網發電。該項目是內蒙古自治區風電光伏防沙治沙一體化工程中首個建成投運的防沙治沙光伏項目,也是中節能太陽能在內蒙古自治區投資建設的單體最大光伏電站。

通過“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樁基固沙”的立體發展模式,不僅為地區提供清潔能源,更顯著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為推進“三北”工程攻堅戰提供重要示范。項目同步完成6萬畝沙地治理,促使區域風速降低40%,沙塵遷移量減少65%。
8月31日,華能巴彥淖爾市防沙治沙烏拉特后旗44萬千瓦光伏項目升壓站帶電成功,標志著巴彥淖爾市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首個新能源項目成功并網。華能新能源介紹,該項目位于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呼和溫都爾鎮西補隆林場境內,總裝機容量440兆瓦,建設66MW/132MWh電化學儲能系統,配套5.28萬畝(約35平方公里)生態治理面積,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8.5億千瓦時。

相關政策利好
當前,光伏治沙模式正在我國的沙戈荒地區蓬勃興起,而這離不開一系列頂層設計的支持。
去年5月,國家能源局、國家林草局印發《關于有序推進光伏治沙項目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從規劃、設計、施工、運維管護等方面進一步規范光伏治沙建設。

2024年11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受國務院委托,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防沙治沙工作情況。提出下一步要在核心攻堅區抓好一批標志性的聯防聯治示范項目,組織央企實施好渾善達克—科爾沁沙地南緣治理項目,推廣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
此前,經國務院同意,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光伏治沙規劃(2025—2030年)》。規劃到2030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2.53億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萬畝。這一規模相當驚人,相當于2021~2024年四年光伏新增裝機的40%。
中國為何熱衷于在沙漠搞光伏?
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在防沙治沙工作存在長期性、艱巨性、反復性和不確定性的形勢之下,探索推廣“板上發電、板下種植”光伏治沙新模式,有利于顯著提升防沙治沙綜合效益。
另一方面,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土地資源豐富,其中,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面積10.15億畝,戈壁(含石礫地)面積7.18億畝,大部分區域為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區或很豐富區,建設光伏電站潛力大。
如今,庫布其沙漠“光伏長城”治沙帶已建成光伏裝機1002萬千瓦,實現光伏治沙70萬畝,在建項目2977萬千瓦,擬批復兩個“沙戈荒”大基地規劃光伏裝機1600萬千瓦,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光伏治沙300萬畝;
騰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植被覆蓋率從不足5%提升至25%;
塔克拉瑪干沙漠光伏基地單日發電量達到4.8億度,曾經的“死亡之海”變身“中亞能源走廊”……
千百年來,熾烈的陽光一直在灼燒荒蕪的沙漠,將一切化為塵土。沙漠的侵蝕看似無法抵抗,直到現在,一個個被“種植”在沙漠中的光伏板,正把沙漠中充足的陽光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綠色電能。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