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廣東省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建設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提到,按照國家、省關于車網互動試點工作的部署要求,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廣州模式”。力爭到2025年底,接入政府監管平臺的智能有序充電站達到600座,智能有序換電站達到130座,智能有序充電樁達到2.8萬個,接入廣州虛擬電廠平臺的車網互動聚合資源達到43萬千瓦。至2025年底,常態化參與電力削峰填谷的V2G充電樁和V2G車輛實現“雙過千”,V2G放電量不低于150萬千瓦時,2026年放電量不低于200萬千瓦時,2027年放電量不低于250萬千瓦時。
鼓勵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電力交易:
鼓勵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電力現貨市場。支持充電運營商通過積極爭取售電資質或與優質售電公司合作等方式常態化參與電力現貨交易,進一步挖掘車網互動資源靈活調節潛力,引導充電運營商根據實際市場供求關系調整充電負荷起到精準削峰填谷作用。
探索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支持電網聯合充換電運營商通過我市虛擬電廠平臺開展大型充換電場站聚合參與廣東省調頻等輔助服務試點,力爭在2025年底前實現不少于10座場站聚合參與調頻。
探索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綠電交易。研究設計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綠電交易的試點方案,推動我市充電運營商通過虛擬電廠平臺參與綠電交易試點,發揮廣州市車網互動資源在促進綠電消納方面的支撐作用,結合試點積極探索綠電交易和綠證溯源機制,探索建立綠電交易與碳普惠機制建設銜接措施。
詳情如下: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建設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穗工信函〔2025〕255號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廣州市建設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各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廣州供電局、各有關企業:
《廣州市建設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反映。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9月12日
廣州市建設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部署,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等關于公布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等關于推動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和《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等要求,加快推動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結合廣州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雙碳”目標為引領,以新型能源體系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支撐,立足廣州市“智車之城”戰略定位,兼顧規模與安全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與電網雙向互動(V2G)規模化應用。
(二)工作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技術賦能、生態協同原則,依托廣州市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聚焦智能有序充電、雙向充放電、光儲充一體化等場景,探索“電力充儲放一張網”建設。
以技術標準引領、場景試點突破為主線,鼓勵整車企業強化V2G車型研發和售后服務,完善車網互動標準體系與電力市場交易機制,探索超大城市能源轉型與電力保供新路徑。
兜牢安全底線,以安全筑基、規范運行為前提,強化電力系統、車輛放電、數據交互等關鍵環節安全保障能力,完善車網互動全鏈條安全管理體系及應急處置機制,保障車網互動穩定可靠運行,為試點工作提供堅實安全支撐。
二、工作目標
按照國家、省關于車網互動試點工作的部署要求,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廣州模式”。力爭到2025年底,接入政府監管平臺的智能有序充電站達到600座,智能有序換電站達到130座,智能有序充電樁達到2.8萬個,接入廣州虛擬電廠平臺的車網互動聚合資源達到43萬千瓦。至2025年底,常態化參與電力削峰填谷的V2G充電樁和V2G車輛實現“雙過千”,V2G放電量不低于150萬千瓦時,2026年放電量不低于200萬千瓦時,2027年放電量不低于250萬千瓦時。
三、重點任務
(一)推進V2G峰谷上網電價改革試點
認真落實省發展改革委關于新能源汽車向電網放電價格的批復要求,支持納入廣州V2G試點項目常態化參與電力削峰填谷獲取穩定收益。電網企業要加快完善V2G設施接電報裝、計量結算與電量電費查詢等供電服務保障體系,為V2G上網電價政策落地提供基礎保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車網互動聚合參與需求響應機制
積極開展面向全市范圍的市級需求響應試點,出臺《廣州市虛擬電廠實施細則》等配套支持政策,完善車網互動聚合參與市級需求響應的機制流程。2025年底前,力爭參與需求響應試點的車網互動聚合商規模不少于5家,參與的充換電站不少于360座,參與的充電樁不少于5800個,最大響應能力達2萬千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智能有序充電設施推廣和試點建設
1.完善技術要求與測試認證流程。加快制定智能有序充電交互接口、通信協議、功率調節、預約充電等關鍵技術要求,明確智能有序充換電設施的測試工作流程,開展存量和增量智能有序充電設施測試認定工作。加強車網互動試點城市支撐標準體系研究,積極參與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編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政府監管和電網平臺接入管理。推動智能有序充電設施接入政府監管平臺,完善智能有序充電統計分析功能。推動智能有序充電樁接入新型負荷管理系統或虛擬電廠平臺并開展測試評價,評價結果報送監管平臺。(廣州供電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智能有序充電試點社區建設。優先選擇電力容量相對緊張、易于統一改造和統一管理的居住社區,2025年底前在白云區建成不少于2個智能有序充電試點社區,在廣州其他區域建成不少于4個智能有序充電試點社區,并確保試點社區全部新接入充電樁均具備智能有序功能,率先實現充電樁“應接盡接”。(廣州供電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進智能有序充電試點場站建設。推動充換電運營商平臺接入市級虛擬電廠服務平臺,力爭2025年底前新建和改造智能有序充電站600座、智能有序換電站130座,場站并網容量達到85萬千伏安。2026年底前新建和改造智能有序充電站750座、智能有序換電站150座,場站并網容量達到100萬千伏安;2027年底前新建和改造智能有序充電站900座、智能有序換電站180座,場站并網容量達到120萬千伏安。制訂場站智能有序充電試點協議模板,明確試點場站運營商以及電網企業的權利和義務。在部分配電網接入能力緊張的區域,探索利用現有配電線路低谷容量裕度,合理放寬智能有序試點場站的變壓器報裝容量。(廣州供電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打造V2G試點標桿和可復制模式
1.全力打造V2G規模化試點全國標桿項目。支持國家級試點項目牽頭單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汽車+電力”雙鏈協同國家V2G試點項目建設,打造場景覆蓋全、示范規模大、放電量領先、可復制推廣的V2G試點全國標桿。鼓勵項目積極對接有意參與主體,加快落實各類V2G應用場景搭建,推動建立居民、產業園區、公交場站、公共充換電場站等不同應用場景運營服務體系,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2025年底,在全市范圍建成810個V2G樁,放電量不少于120萬千瓦時,常態化參與V2G車輛不少于800輛。(廣州供電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番禺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多方協同推進白云區多場景多主體V2G標桿示范區建設。支持V2G產業鏈上下游優勢單位,協同標桿示范區建設,試點范圍覆蓋居民社區、產業園區、辦公園區、換電站、公交場站、物流場站、政務辦公區以及公園等不少于8類場景,支持市提質增效產業園參與試點,圍繞各類應用場景探索適用商業模式。力爭到2025年底,建成V2G樁不少于300個,放電量不少于30萬千瓦時,常態化參與V2G車輛不少于400輛。(廣州供電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白云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構建V2G試點配套供電服務保障體系。發布居民個人V2G試點用戶低壓報裝接電業務指引,明確具體報裝業務流程,以電網企業安裝的智能電表計量數據作為電網結算和放電量結算依據。對具備向公共電網放電條件的專用和公共V2G試點場站,積極探索配套中壓報裝接電與V2G設施獨立計量方案,以電網企業安裝的場站關口計量表作為上網放電量結算依據(不含光伏、儲能等反向放電設備),推動運營商平臺向“羊城充”平臺推送V2G相關數據。(廣州供電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快完善V2G隨車樁服務與電池質保體系。鼓勵參與試點的新能源車企為參與V2G試點的私人車主提供V2G隨車樁及配套安裝或置換服務,并為車主提供專項V2G電池質保和V2G充放電時段預約服務。推廣“電池銀行”模式,提高電池利用率。鼓勵車企和電池企業向聚合商轉型,拓寬經營模式和盈利渠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有序開展V2G試點項目報備。推動V2G試點項目報備,并發布報備服務指引,明確相關資料和流程。結合V2G試點年度目標和部門年度預算,做好報備服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落實相關扶持政策。按V2G設備額定放電功率,為各類V2G充換電設施提供不超過V2G設備成本50%的建設補貼。對投資升級具備V2G設備監控功能的市級充電設施監管平臺,給予不超過平臺升級投資額50%的補貼。對各類V2G充換電設施給予不超過5元/千瓦時的放電補貼。每年獎補資金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對參與試點的個人V2G用戶,鼓勵參與試點的車企或相關企業為試點個人用戶先行墊付其應享受的V2G設施建設補貼和放電補貼,提升用戶參與積極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鼓勵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電力交易
1.鼓勵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電力現貨市場。支持充電運營商通過積極爭取售電資質或與優質售電公司合作等方式常態化參與電力現貨交易,進一步挖掘車網互動資源靈活調節潛力,引導充電運營商根據實際市場供求關系調整充電負荷起到精準削峰填谷作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探索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支持電網聯合充換電運營商通過我市虛擬電廠平臺開展大型充換電場站聚合參與廣東省調頻等輔助服務試點,力爭在2025年底前實現不少于10座場站聚合參與調頻。(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探索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綠電交易。研究設計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綠電交易的試點方案,推動我市充電運營商通過虛擬電廠平臺參與綠電交易試點,發揮廣州市車網互動資源在促進綠電消納方面的支撐作用,結合試點積極探索綠電交易和綠證溯源機制,探索建立綠電交易與碳普惠機制建設銜接措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政府監管和電網企業平臺支撐能力建設與試點評估
1.完善政府監管平臺車網互動試點支撐能力建設。細化各類充電設施接入政府監管平臺的新增數據要求,做好各類設施峰谷時段電量統計。開展試點數據接入工作,推動私人充電樁電力計量數據與試點車輛關鍵數據通過脫敏處理接入政府監管平臺。依托接入試點設施數據,完善試點運行監測體系,加強試點運行情況分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電網企業平臺車網互動試點支撐能力建設。完善廣州市虛擬電廠平臺功能,更好滿足支撐不同類型需求響應落地的平臺功能需求。推動新型負荷管理系統的功能升級,開發完善智能有序充放電業務功能模塊,實現全流程、實時化的監測與預警管理,進行有序充電指令的下發。優化和完善計量結算和客戶服務相關電網企業平臺功能,支持 V2G 雙向充放電的計量與結算管理。(廣州供電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建立車網互動規模化試點工作動態評估機制。適時開展試點評估,建立試點工作成效評估機制,加強國際和國內相關城市V2G開展情況的對標研究,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提高我市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水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構建車網互動生態圈和推進協同創新
1.成立廣州市電力行業協會車網互動分會。聯合電網企業、整車企業、充電設施供應商以及電池生產企業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成立廣州市電力行業協會車網互動分會,構建車網互動生態圈,共同推進設備標準、技術標準、市場標準制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大車網互動技術創新研發。攻關車網互動人工智能大模型、“車—樁—網”協同、車網互動高效聚合調控、信息安全防護等關鍵技術,支持智慧能源、電力鴻蒙等技術應用,研究車網互動新模式,拓展車網互動應用場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供電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車網互動試點建設工作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配合,建立跨部門協調推進機制,落實好起步期支持事項,協同推進各項試點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強與國家、省層面的溝通,爭取相關指導支持,積極爭取省在上網電價改革、需求響應資金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按規定落實對參與試點的企業和用戶的支持政策。
(三)壓實主體責任。車網互動試點項目牽頭單位要切實履行試點項目建設的主體責任,確保“汽車+電力”雙鏈協同V2G試點項目、白云區多場景多主體V2G標桿示范區建設項目按計劃扎實推進。廣州供電局要抓好智能有序充電試點推廣、V2G規模化試點落地、“羊城充”和電網平臺升級、供電服務體系升級等工作,支持我市車網互動試點項目實施單位完善配套V2G產品和服務體系,積極配合開展V2G產品標準體系建設、測試認證以及科技創新。
(四)及時總結評估。建立車網互動試點工作信息定期報送機制,動態掌握各項試點任務的實際進展與成效。針對試點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專題研究。對試點成效突出、規模化推廣前景好的項目加大資源傾斜和支持力度。
(五)加強宣傳引導。構建“全域覆蓋、精準觸達、全民參與”的立體化宣傳體系,開展多維度政策宣貫。通過新聞發布會、市民體驗日等活動,向社會廣泛宣傳車網互動在降低用電成本、助力綠電消納、提升電網韌性、V2G放電收益等方面的綜合效益,吸引更多企業和用戶參與車網互動試點工作。
《廣州市建設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解讀
一、背景和依據
2025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公布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發改辦能源〔2025〕241號),我市成功入選試點城市,“汽車+電力”雙鏈協同V2G“城市級標桿”試點項目也成功入圍(全國共9個試點城市、30個試點項目)。2025年6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州市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要加強汽車與能源互聯,大力推動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每年安排不超過2000萬對V2G設施投資和放電量進行補貼。根據國家、省市相關要求,為加快推動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我局編制《廣州市建設國家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方案》。
二、主要內容
《工作方案》圍繞廣州市在完善車網互動標準體系與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加強智能有序充電設施推廣和試點建設、打造V2G試點標桿和可復制商業模式、加快落實各類V2G應用場景搭建和提升廣州市電力保供水平和綠電消納能力,探索超大城市能源轉型與電力保供新路徑等,主要內容如下:
(一)工作目標
提出力爭到2025年底,接入政府監管平臺的智能有序充電站達到600座,智能有序換電站達到130座,智能有序充電樁達到2.8萬個,接入廣州虛擬電廠平臺的車網互動聚合資源達到43萬千瓦。至2025年底,常態化參與電力削峰填谷的V2G樁和V2G車輛實現“雙過千”,V2G放電量不低于150萬千瓦時,2026年放電量不低于200萬千瓦時,2027年放電量不低于250萬千瓦時。
(二)重點任務
1.推進V2G峰谷上網電價改革試點,落實省關于新能源汽車向電網放電價格的要求。
2.完善車網互動聚合參與需求響應機制,參與需求響應試點的車網互動聚合商規模不少于5家。
3.加強智能有序充電設施推廣和試點建設,推進智能有序充電試點社區建設,推動智能有序充電設施接入政府監管平臺。
4.打造V2G規模化試點全國標桿項目他多方協同推進白云區V2G標桿示范區建設,推動建立居民、產業園區、公交場站、公共充換電場站等不同應用場景運營服務體系,加快構建V2G試點配套供電服務保障體系。
5.鼓勵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電力交易,探索車網互動資源聚合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和綠電交易。
6.政府監管和電網企業平臺支撐能力建設與試點評估,建立車網互動規模化試點工作動態評估機制。
7.構建車網互動生態圈和推進協同創新,加大車網互動技術創新研發。
(三)保障措施
包括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壓實主體責任、及時總結評估和加強宣傳引導。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