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國能建陜西院設計的
國內規模最大分布式儲能項目
國內首個用戶側分布式儲能項目
陜西省規模化配電臺區分布式儲能項目
竣工投運!

項目共部署安裝
臺區分布式儲能設備149套
覆蓋陜西關中、陜南等多個縣市區域
覆蓋面積近8000平方公里

項目啟動以來
中國能建陜西院共踏勘配電臺區422個
通過扎實調研臺區歷史數據
細致分析臺區運行特性
針對性地提出了儲能解決方案
方案充分利用
儲能系統的快速響應和靈活調節特性
有效解決電壓越限和分布式光伏消納問題
提升配電臺區柔性調節能力和配網運行靈活性
延伸閱讀
臺區儲能是指在配電網中,通過安裝儲能設備(如電池、超級電容器等)實現電能的儲存和釋放,以平衡電網負荷和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技術。這種儲能設備通常安裝在配電變壓器所在的電力配電站或臺區內,用于應對配電網中的瞬時負荷波動和峰值負荷需求,提高電網的穩定性和響應速度,在削峰填谷、頂峰保供、安全穩定、調頻調壓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高質量發展,農網用電需求逐年攀升,部分山區村落負荷分散、遠離主干供電網絡,存在因供電半徑大而導致的重過載和低電壓問題,難以滿足客戶對電能質量的要求。同時,光伏的快速發展帶來的過電壓和光伏消納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實現動態治理。

在臺區面臨重過載和電壓越限時,儲能系統可以迅速作出反應,提供必要的電力支持,同時能夠有效平衡電網電壓,防止電壓越限問題的發生。儲能系統通過實時監測分析配網三相電壓和電流,精準調節各相電流分布、均衡各相電壓幅值,從而提升配網的供電質量和運行效率。

通過臺區組共享儲能型微電網,村莊之間白天光伏發電的富余電量會自動存儲至儲能系統或跨臺區消納;晚上村民用電負荷增加時,儲能系統自動釋放電能,輔助調節供需平衡,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